“这里就是当年洋子泾小学的位置,这个小学也是当时中国共产党在太仓浏河地区开展地下工作的联络点。”日前,80多岁的施德明再次来到洋子泾小学旧址处,指着一块覆盖着草坪的空地对记者说,一转身他就认出了那棵见证历史的百年银杏树,“虽然小学不在了,但位于学校左前方的这棵百年银杏树仍旧矗立在此,可以说,它见证了解放前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在太仓开展地下工作的。”
洋子泾小学位于现在浏河镇滨江大桥北堍西侧,其右侧的洋子泾河当时是一条十五六米宽的自然河道,现在还能依稀窥见河流原貌,洋子泾小学也因这条河而得名。“当时这里有个洋子泾庙,后来庙被用作教室,洋子泾庙也就变成了洋子泾小学。”施德明回忆说,那时的他还是个七八岁的孩子,家就在学校附近。“洋子泾庙为砖房,占地约180平方米,后侧有三间屋子,中间屋子里并排放置了3尊佛像,佛像前面是上课的地方,后面则是党的地下工作者集会的场所”。
据《浏河镇志》记载,1946年下半年,中共苏州地委苏常昆太工委派秘密特派员王峰来到太仓地区开展工作,发展进步的知识青年入党。“最终经过考察,王峰将李嘉杰吸纳为共产党员。当时李嘉杰是浏河一商店里的职工。”施德明回忆说,成为共产党员后,李嘉杰就来到了当时的洋子泾小学任教。
施德明说,李嘉杰来到洋子泾小学后发展了学校里的老师钟先生入党,后来钟先生又发展了一名王姓的女老师入党,洋子泾小学也成为党在太仓开展地下工作的联络点。“钟先生来自常熟,说话带有常熟口音,经常戴着一顶毡帽,他个子很高,走路时脚底生风。小王老师很年轻,20多岁的样子。”施德明回忆,每次党的地下工作者集聚在一起商谈工作时,都会派一名学生爬到银杏树上去放哨。“银杏树有10多米高,学生爬到五六米处基本就能将周围情况看得一清二楚,在我的印象中,他们在这边秘密商谈时,没有发生过一次意外”。
解放前,当时党的地下工作者在太仓的工作主要是在青年中传阅进步书籍、传播进步思想,并让他们及时知道解放军在战场上的最新消息,动员进步青年北上参军,还利用洋子泾小学护送南来北往的革命同志,保证了苏北与上海之间联系畅通,并获取重要情报。在施德明的记忆中,党的地下工作者为当地群众办了不少好事,“他们在开展工作的同时,还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办扫盲班,为当地群众普及文化知识。我的堂兄施仁宝和大姐施仁南就是李嘉杰的扫盲对象,后来他们俩成了李嘉杰的得力助手。”
1947年初,李嘉杰打入当时浏河的海塘乡任文书。钟先生和小王老师也继续在学校任教,一直到解放。
解放后,钟先生和小王老师相继离开了洋子泾小学。施德明于1965年回到洋子泾小学任教,并在该校做了11年校长。“1974年12月,最早的洋子泾小学被拆除,并在原址东北角盖了新学校,这些都是我在做校长期间发生的事情。”施德明说,虽然后建的洋子泾小学也被拆除,但百年银杏还在,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这里发生过的红色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