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0年的城区面积约4.4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88平方公里,到2017年的城区面积147.97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51.3平方公里,城市正越变越美,越变越宜居——
城区面积、建成区面积是衡量一个城市规模的两个主要指标。从1980年到2017年,我市的这两个指标增幅分别达到了32倍和26倍。与城市规模的增长同样可喜的是,城市正越变越美,越变越宜居,公共服务功能越来越完善,一座现代田园城正在娄东大地上加速崛起。
四次总规佐证城市变迁
今年8月,《太仓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2017年修改)获得省住建厅批复,修改主要涉及市域交通设施调整、建设用地增减、建设用地调整及公用基础设施调整等内容。这次修改也是《太仓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实施后第一次重大修改,为我市进一步优化市域空间格局、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高质量建设“两地两城”奠定了基础。
城市总规绘就了城市未来,引领着城市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历次城市总规也是一个城市变迁的佐证。
《太仓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是我市的第四部总规。此前,我市先后在1980年修编了太仓县总规,在1995年和2002年两次修编城市总规。在当年的太仓县总规中,太仓县城被确定为“以食品、轻纺工业为主体的县城”。县城以向东、南发展为主,总的布局为:西南、东北工业区;东南新建生活居住区;西及西北为仓库区;中部为行政、文化商业区。依托老城,紧凑合理,逐步向东、向南发展新区。
在1995年的城市总规中,市区的性质被定为“全市的政治、文化、商贸中心”,界限为东、北至沪嘉高速太仓延伸段,南到新浏河,西到324省道(今204国道)。在2002年的城市总规中,太仓的城市被定位为“苏沪接壤地带现代化的港口、工业城市”,城区也以太平路为界,被规划成新老两个城区,其中西到204国道,北至外环路,南到新浏河之间为老城区,太平路以东,北外环以北,南郊、板桥为新城区,并确定了商业中心、新兴服务业及工业等布局。
而最新的总规将太仓定位为滨江国际化新兴港口城市、临沪现代化生态宜居城市,并制定了五大策略,即对接上海、港口带动、交通引导、保护生态和特色取胜,不仅城市定位、发展战略更明确,还为我市确立了“一市双城三片区”的空间布局。 这一总规为我市建设现代田园城,着力打造城乡建设新样板奠定了基础。如今的太仓已包括主城和港城两个城区,规模比前两次总规界定的要大得多。
绿色宜居彰显城市特质
城中,在地库工程接近尾声的同时,绿化工程进场,中心公园正朝着明年年中竣工的目标奋进;城南,塑地形、种大树,月季园的建设也在推进,城区将填上没有市花为主题的公园的空白;城北,盐铁塘苏州路到广州路提档建设项目在加快,环城生态廊道将向北延伸;还有滨河公园延伸项目、滨河公园提档项目以及各个街头游园建设项目也在推进……秋季是绿化建设的黄金季节,这个秋季的太仓至少有10余个绿化项目在同时展开。
绿色宜居是太仓市民的骄傲,也已成为我市的城市特色之一。改革开放之初,太仓规模较大的公园只有一个人民公园即今弇山园,后来又重修了南园,新建了菽园、滨河公园、金仓湖公园、天镜湖公园等。仅在近几年,就先后实施了城北河湿地公园建设项目,滨河公园提档和西延工程,净水公园新建工程,菽园提档改造项目、盐铁塘慢行系统延伸、西庐园生态修复项目等,同时完成了一大批街头景观绿地建设和主次干道景观提档项目。
统计显示,1998年,太仓建成区的绿化覆盖率约为30%,人均绿地面积约为6平方米;2017年,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4%,城市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1平方米。
城市要宜居,既要生态环境好,也离不开公共服务功能的完善,我市先后建成了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大剧院、规划展示馆,人民医院迁建、中医院扩建、颐悦园、美术馆等一批公建项目亦已竣工,完善了城市的基础设施,丰富了城市载体功能,更极大满足了市民精神文化、医疗、养老等各类需求。
民生为本共享发展成就
今年8月,一批施工人员陆续进入位于人民南路的月亮河新村,他们要实施的项目是“绿色社区试点改造”,这个项目是今年市政府实事工程“城市‘双修’试点区域改造工程”中的一项。
改造的主要内容包括房屋整治、道路整治、管线整治、绿化环境整治、安保整治和绿色技术应用等六大方面。改造以绿色和宜居为目标,最主要的是,各个改造项目中都融入了最新的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以及生态等理念。
绿色社区改造可谓是此前城区老小区综合改造工程的“升级版”。城区老小区综合改造工程史无前例地连续8年入选政府实事工程,这项工程从2008年开始,到2015年完成,基本涵盖城区所有的老旧小区,不仅使小区的老旧面貌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并且实现了基础设施完善、停车位增加、道路拓宽。
城市建设最根本的目的是惠民,是让市民生活得更好,充分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我市发展中,类似绿色社区改造、老小区综合改造之类的民生工程还有很多。如农村自拆自建集中居住小区燃气工程、保障性安居工程等。
在城区老小区综合改造收尾时,市住建局还组织实施了农村自拆自建集中居住小区配套燃气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加快了农村自拆自建集中居住小区配套燃气工程,全市每年都有一大批集中居住农户用上天然气这种更新型的能源。从2014年到2016年的3年中,全市共有2万多户集中居住农户用上了天然气,目前这项惠民工程并没有因为计划的结束而停滞,还在不断推进中。
保障性安居工程是城市发展中另一项重要的惠民工程。我市在这方面成就斐然,市住建局年年提前、超额完成省和苏州市下达的住房保障任务,并在国内率先进行了直管公房更新转换的探索,公租房、廉租房并轨的探索也走在全省前列。(记者 张 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