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把太仓建成人口规模适度、资源利用集约、开放创新持续、经济发展繁荣、公共服务精细、基础设施完善、文化特色鲜明、生态功能良好、人居环境优美的高质量现代田园城市样板。
最近几天,西庐园的修复提升工程到了最后的收尾阶段。从年初开工到现在,这个公园已经大变样,原来不起眼的池塘建成了景观核心区域,栈桥曲折,荷叶田田;岸上新修了草顶的凉亭,很有田园气息;林子里,过密的树木已经过梳理,新修的游道蜿蜒林间;游道路面有的是浅灰色,有的是红褐色,不仅漂亮,还是新型的渗水路面。“西庐园的面貌、品质都有了极大提升,我们社区也将利用这一契机加快特色田园村庄建设,同时发展特色旅游项目。”城厢镇太丰社区党委书记陈晨说。
西庐园是我市着力构建的“一心两湖三环四园”田园城市生态体系中的“四园”之一,而构建这一田园城市生态体系,是《太仓市城市功能、品质、特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下称《行动计划》)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按照《行动计划》,到2020年,要将太仓建成人口规模适度、资源利用集约、开放创新持续、经济发展繁荣、公共服务精细、基础设施完善、文化特色鲜明、生态功能良好、人居环境优美的高质量现代田园城市样板。
强化规划引领
提升城市功能
近日,《太仓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2017年修改)获得省住建厅批复。这次修改对原总规中部分强制性内容进行了调整,主要涉及市域轨道交通调整、高速公路及服务互通调整、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的调增与调减、绿地调整、公共服务设施调整、道路及市政公用设施调整等。这次修改进一步提高了规划的适用性。
按照《行动计划》,我市将在完成总规修改的基础上,在2019年启动,2020年实施修编《太仓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2035)》。进一步深化“一市双城三片区”的市域空间结构,将主城建成为宜居之城、商务之城、高新技术产业之城,港城建成为太仓港生产、生活配套的现代化港口新城,沙溪片区建成历史文化名镇和集文化旅游与工业发展于一体的综合型城镇,浏河片区要融入上海、建成长三角旅游度假胜地、临沪地区特色引领的服务型城镇、融合江海文化和滨江风貌的美丽特色城镇,璜泾片区建成先进制造业及城镇功能配套完善的田园镇,双凤镇建成集休闲旅游、生态居住、高端产业于一体的现代化田园城镇。同时将发挥城市总体规划在城市发展中的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作用,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保规划互相融合配套,实现城乡统筹、全域覆盖、要素叠加的“一本规划”、“一张蓝图”,优化空间布局和有效配置土地资源、提高政府空间管控水平和治理能力。
人文生态并重
彰显城市品质
太仓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又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到2020年,我市将全力打造高质量的生态环境、高品味的城市文化,彰显舒适宜居、古韵今辉的城市品质。
全力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以沙溪古镇发展方案、直塘历史文化街区综合整治保护利用工程、浏河古镇二期发展计划为抓手,推进区镇历史文化保护;编制遗址保护规划,推进沙溪古镇“江南水乡”联合申遗,完成重点文物修缮保护工程。重点保护好沙溪古镇、海运仓遗址、樊村泾元代遗址、浏河天妃宫遗迹、张溥宅第、元代石拱桥等重要文化遗产,加强江南丝竹、滚灯、龙狮等一批非遗的研究和传播。同时加快文化强市建设,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合理布局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加快打造城市“十分钟文化圈” 和农村“十里文化圈”。
还将进一步彰显水乡特色风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努力探索独具太仓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子。构建“一心两湖三环四园”的田园城市生态体系。到2020年,全市林木覆盖率达18%,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5%,自然湿地保护率达70%。同时强化环境治理与修复,全面深入开展“263”专项行动,实现河长全覆盖。
坚持开放创新
塑造城市特色
开放创新是太仓的城市特色,新时代将全面激发开放创新动力,赋予城市特色新的内涵,并提升城市影响力。
我市将进一步打造城市开放新优势。深入实施融入上海战略,加快与长三角区域城市在规划、港口、产业、科创、生态、交通和社会事业领域的深度对接融合。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重点突出港口优势,推动港口运营管理国际合作,加快构建开放与创新互动、服务业与制造业并进、“走出去”与“引进来”并重、东西互济、陆海统筹的开放型经济转型发展新局面。对接“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规划,持续吸引德国高端产业资源,深化技术创新合作,推进中德人才跨区域创业,高质量建设中德(太仓)智能制造合作创新园,建成领先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拓展城市转型新空间。推进娄江新城科教创新区、国际社区、高铁站商务区、高端制造区规划建设。推动产教融合发展,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加快西北工业大学长三角研究院和太仓校区、西交利物浦大学太仓校区等高等院校建设,提升共建水平,推动各板块与在太高校、科研院所紧密合作、协同创新。(记者 张 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