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上午9时,呜……呜……呜……伴随着悠长的汽笛声,身躯像山一样的全球最大矿砂轮中国香港籍“香港号”轮,缓缓离开太仓扬子江海工码头,顺利掉头下行,开往宝山交接出江。
“香港号”轮是一款中国先进、世界领先的船舶产品。作为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二代40万吨矿砂船,“香港号”轮在结构安全、性能指标等方面全面升级。该轮可谓“大国重器”。
据“香港号”轮船长朱汉军介绍,“香港号”轮长361.9米,宽65米,高30.4米,相当于10层楼的高度,其甲板差不多是3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满载时达40万吨,结构吃水23米,航速14.5节,续航力2.55万海里。该船满足最新的强度标准,单位海里油耗降低30%。船身内部配备7个货舱、1个液化天然气舱,并有4台压载泵,装卸速度是一般船舶的两倍。和第一代矿砂轮相比,该船将与LNG船(使用天然气船)进行合并,机舱后面专门留了一个空间为将来使用,这也是一款节能环保型船。同时,船上设有WIFI,船员在船上可以看到卫星电视。
该轮由工银国际定制,是扬子江船业集团建造的6艘40万吨批量船中的第一艘,也是首艘在长江港口建造并交付使用的二代40万吨超级散货船。
4月12日,该轮经过10天的江海综合试航后,靠泊太仓扬子江海工码头,其试航代号名为“鑫福39”。4月26日,“鑫福39”在太仓正式被命名为“香港号”并完成交付。
该船主要任务是在巴西-中国航线上进行铁矿石运输。其首次航线从太仓出发,先到新加坡加油,然后驶往巴西装矿,再返回国内,整个航次往返时间约3个月。
“引航新建造的40万吨级船舶出江,在长江引航史上尚属首次。”太仓引航站主要负责人介绍,由于这艘全球最大矿砂轮的特殊性,其航行操纵困难,且长江太仓段船舶流量大、通航环境复杂,太仓引航站高度重视,会同海事、船东、码头、代理等多家单位深入分析研判安全风险,提前搜集辖区气象水文信息、船舶通航密度变化,制定了科学的引航方案和应急预案。
经过4个小时的引领,当日13时,“香港号”轮在海巡艇维护和拖轮伴航下,于上海宝山顺利交接。至此,该轮踏上新征程。(记者 刘少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