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国际领先的物流系统生产制造商伯曼集团落地江苏省太仓市,成为太仓市第500家德企。从1993年第1家德企落户到第100家生根,耗时14年,而从400家增长到第500家,仅历时两年……“德企之乡”江苏太仓,在对德合作的道路上蹄疾步稳。
从近期德国政府、研究机构等发布的报告和数据看,中德经贸合作企稳向好,德企加速布局中国。德企在华实际感受如何?务实、稳健的德国人为何扎堆深耕中国市场?近日,《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深入太仓一线,探寻德企深耕中国的故事,感受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蓬勃脉动。
走进德国企业巨浪凯龙机床(太仓)有限公司工厂,一台台自动化设备有条不紊地加工机械零部件,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的重要零部件,正从这里生产并发往全球市场。
从销售办事处到具备生产、研发、销售等全流程于一体的本土化高端设备制造公司,十几年间巨浪在中国的业务量提升了300%,工厂规模扩大了3倍。“尽管过去受疫情、原材料涨价等因素影响,但巨浪仍在逆势下取得长足进展。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公司收获了全新的业务增长。”巨浪凯龙机床(太仓)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任家平说。
深耕中国市场的巨浪集团,成为德企在太仓扎根的缩影。汽车核心零部件、工业母机、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企业是德企布局太仓的主要产业,其中“隐形冠军”企业55家,德国前十大机床企业中6家落户太仓,德企亩均产值高达1400万元。
太仓吸引德企的故事还在继续。通快、慕贝尔等多家知名德企陆续在太仓投资,新设工厂、研发中心及地区总部。据统计,90%以上早期落户的德企都在太仓完成增资扩产。
全球最大的家用和商用电器零部件制造商之一益技欧电子器件(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益技欧公司”)2011年来到太仓设立工厂后,业绩持续走高。该公司总经理霍安说,公司生产的感应加热等厨具用品,在减少能耗同时可缩短加热时间。随着绿色低碳理念的深入人心,相信电子烹饪的趋势将推动中国市场需求大幅增长。
“中国市场大、投资潜力和机遇也巨大,很多技术只要拿到中国来,很快就能够推广,所以外商对中国的投资保持高度热情。”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说,在华投资兴业的外商近几年直接投资收益率9%左右,在国际上处在较高水平,所以中国在全球依然对外资具有强大吸引力。
加大在华投资,已成为很多德企的共识。德国经济研究所近日在一份报告中指出,2023年德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同比增长4.3%,总额达119亿欧元,创下历史新高。
500万度“绿电”缺口,曾经是摆在益技欧公司面前的一大难题。为了保证出口产品百分百使用绿色能源,益技欧公司亟需购买更多“绿电”和“绿证”。霍安说,当时太仓政府主动联系对接国网太仓市供电公司,向当地分布式光伏企业购买多余“绿证”,有效解决难题。
益技欧公司的故事,正是太仓服务德企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太仓市走出一条对德合作服务的新路径:太仓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推出联席会议制度和绿色通道、审限跟踪、主动协商等“组合式”服务;设立对德合作司法服务工作站;推出德企专窗、不动产登记绿色通道、税务专家服务绿色通道、德语税收窗口、外国人工作及居留许可“一窗式”受理等特色服务制度;设立“五庭协同”对德合作司法服务站、公安SEE德企服务站等。
太仓市委书记汪香元说,德企选择这里不仅是沿江临沪的区位优势,更重要的是太仓的营商生态具有持续稳定性。德企更愿意根据政府的长远规划来制定自身的发展计划,这就要求政府在奖惩标准、流程细则等方面保持高度稳定性,一旦出现政策的“反复横跳”或“朝令夕改”,将影响德企的预期和信心。
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是太仓服务德企的写照。近年来,太仓加大力度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强化行政用权监督,在“放管服”改革中与时俱进,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要少问少管,助力企业静心发展。数据显示,德资企业在太仓的投资占所有外资的45%左右,累计投资60亿美元。在很多跨国公司看来,这里是外商青睐的投资首选地之一,也是跨国公司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布局的首选地之一。
德国商会上海执行董事马铭博表示,太仓高水平的服务令人印象深刻,每当企业在太仓遇到问题时,政府总是能快速找出解决方案,展望未来,德企与太仓合作还有巨大潜力。
漫步在太仓,如今德国元素日益丰富:中德双元制职业教育产业园建设加速、罗腾堡风情街开街、拜仁慕尼黑太仓足球学校启动教学、中德友好幼儿园等生活配套愈加完备,越来越多德国人在太仓安居乐业。从经贸合作逐步向文化、教育、体育等领域全面拓展,太仓逐渐成为中德合作的领跑者。
中国德国商会今年1月发布的报告显示,受访企业超过九成计划继续扎根中国市场,过半数计划在今后两年增加投资。报告提到,中国消费市场规模庞大、供应链基础设施先进,创新能力日益强大,持续成为德国企业最重要的市场之一,其对德国经济的意义依然是独一无二的。
除了市场需求外,优势互补成为中德产业合作的原因。受访专家认为,很多德企将太仓列为全球重要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是基于产业经验的理性选择,特别是太仓在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创新领导力逐步增强。同时,德国工业4.0的理念融入太仓工厂的实践,更有利于双方提高产业能力。
对标国内其他对德合作先进地区,太仓在建设对德合作国家级平台,引入龙头型、规模型德企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汪香元表示,太仓将加大对德国优势产业、龙头企业的研究力度,持续挖掘龙头型、研发型德资项目并抢抓RCEP“黄金机遇”,同时依托现有产业基础,进一步健全汽车零部件产业,持续壮大提升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主导产业。
31年来,太仓见证着中德两国的经贸交流,更见证着更加开放的中国与世界分享发展红利。汪香元说,站在500家德企入驻的新起点上,太仓将以更开放的姿态与德企携手前行、合作共赢,继续书写共享机遇、共同发展的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