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方案》提出,到2035年,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将全面建成,形成“一核两带”功能布局。这片覆盖面积达7000平方公里的开放热土,面貌清晰起来。而太仓,作为紧邻虹桥枢纽核心区、位于“一核两带”功能布局北向拓展带上的重要节点城市,无疑是这片热土上一颗亮眼的城市明珠。
日前,市委办、政府办印发《太仓市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融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2021年工作要点》。如今的太仓,正以“加速度”奔向“大虹桥”发展赛道,奋力打造“沪苏同城”桥头堡,努力实现从虹桥北翼重要节点到重要发展极的质变。
一座新城,深度“拥抱”大虹桥。从陆渡宾馆向东望,出现在人们视野内的,是一整片平坦而空旷的土地。不远的未来,占地面积约181.64亩、设置床位1000张、按三甲医院标准建设的瑞金医院太仓分院将从这里拔地而起。“从2月25日项目签约,不到7个月的时间,我们已走完拆迁、设计、审批等流程,拿到了施工许可证。”娄江新城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乘康说,下个月,瑞金医院太仓分院将正式开工建设。
随着瑞金医院太仓分院、闵嘉太线、均瑶世外国际融合教育项目等一批项目加快推进,娄江新城(中德创新城)正以太仓速度“强势崛起”,并用一种紧密的姿态“拥抱”大虹桥。作为太仓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的前沿阵地,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规划总人口约30万人的娄江新城(中德创新城)坚持“产城融合、数字智慧、绿色生态、创新科技”的规划理念和“四先四后”的建设理念,将努力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中德创新城”、上海五大新城的“姐妹城”、长三角综合性价比最高地。
“双集”政策,释放城市优势潜能。走进沪工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一期宽敞的车间内,记者见到的是一片忙碌的生产场景。这一总投资32亿元的项目,一期建设厂房4.5万平方米,主要生产激光焊接与切割成套装备、焊接机器人柔性生产线;二期将建设厂房5万平方米,用于生产数字化焊接电源等智能化装备。项目全部达产后年产值预计可达50亿元。“在政策扶持和人才优势等方面,我们觉得上海和太仓就像同一座城市。”沪工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切割机事业部负责人说。
为加快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翼发展极,太仓创新推出“双集”系列政策支撑,即现代产业集群政策、创新要素集聚政策。全力打造“太舒心”营商服务品牌。在全国率先推出了土地出让“双信三即”模式,企业开办只需0.5天,重点项目平均审批时限7.5天。开发了“云招商”“投资热力图”App平台等,让政策推送“一键直达”。推出高层次人才“优享计划”、民生人才新政等政策“大礼包”,努力使太仓成为人才近悦远来、追梦圆梦的热土。同时,不断优化金融服务,推出金融更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等政策举措,为在太优质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八个同圈,锚定率先“与沪同城”。“上海正加快把‘大虹桥’打造成长三角强劲活跃增长极的‘极中极’。太仓作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向拓展带的重要节点城市,要抢抓同城化机遇,成为虹桥枢纽战略北翼的重要一‘极’。不仅仅依托区位优势,承接上海优质资源‘北溢’;更要依靠创新集聚,积蓄高质量发展强大动能,形成具有吸引力和辐射力的‘发展极’。”市发改委主任李烨说,太仓将围绕党建、规划、交通、产业、科创、人才、民生、生态等方面,与上海形成“八个同圈”,实现交通互联、资源互通,创新共享、产业共“链”。
与此同时,依托沪太同港化和“5+1”轨道交通网络,太仓正加快建设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打造苏州对接上海重要枢纽门户城市,成为虹桥北翼“港铁双枢纽”。
未来,太仓将锚定“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翼发展极”这一战略定位,通过奋力拼出高质量发展的“太仓速度”,不断把“上海下一站”的区位优势转化为“下一站上海”的目标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