铆接,是机械装备领域内常用的一项生产技术,相对有些冷门,但又不可或缺。我市有一家企业就在这个冷门领域默默坚守了20多年,成为这个小众领域全球内的“隐形冠军”。这家公司就是苏州施米特机械有限公司。今年一季度,很多公司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情况不是很理想,但该公司来自世界各地的订单不断,与去年同期相比不降反增。
日前,在该公司的生产车间,一条长约30米的智能生产线呈现在记者眼前。公司董事长曾祥迅介绍,这并不是他们公司的生产设备,而是他们的产品,叫“电梯轿底智能铆接生产线”,是为一家世界著名的电梯公司量身定制的。所有的生产、组装和测试工作都已完成,这两天将发送到客户手中。
“从去年8月接到订单开始,一直到今年2月下线,我们在这条生产线上整整花了半年时间。”曾祥迅说,其中有3个月在研发,还有3个月在生产。为了完成这条生产线的研发生产,他们共申请了4项发明专利,其中有一项发明叫“自动送钉导正机构”,使用三瓣滑动定位导正机构,通过滑块水平滑动打开方式,在压装过程中可以使定位工装接触零件表面,让螺钉提前进入所配合的孔中。这样不仅有效提高了压装精度,而且提高了生产线的使用寿命,可以做到长期使用并免于维护。
记者发现,在一些零件的显著部位都张贴着一个二维码。曾祥迅解释道,这套生产线不仅凝聚了他们公司在铆接领域内全部的技术经验,而且是完全通过智能化方式生产出来的。公司的“MES系统”扫描这些二维码之后,可以自动识别每个零部件的技术规格要求,然后进行自动化生产。“不仅它是通过智能化方式生产出来的,它本身也是一套智能化的生产线。与市场上其它同类型的生产线相比,不光省去了6到8名员工的使用成本,生产效率也提高了一倍。”曾祥迅表示。
记者了解到,曾祥迅从1997年开始与铆接技术结缘,在这一行摸爬滚打了22年。公司的业务范围也从刚开始生产普通的无铆钉连接设备,到如今已成为向客户提供全套、全方位的自动化、智能化解决方案的工业装备综合服务商。
曾祥迅告诉记者,当前新能源汽车对车身轻量化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各种轻量化新材料不断出现,铝合金、高强钢等新材料也逐步应用于车身制造中。传统的连接方法如点焊、螺栓连接、铆钉连接等, 已无法满足汽车轻量化新材料连接生产需求。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汽车轻量化生产需求,让汽车减轻重量、降低能耗和环保,他带领公司研发人员成功研发出先进的板材冲压铆接技术,并顺利成为全球众多汽车、空调等大牌企业的合作伙伴。
去年9月,施米特公司又与在薄板材料连接技术研究领域具有较高影响力的昆明理工大学创新制造技术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曾祥迅告诉记者,昆明理工大学创新制造技术研究所主要进行轻型板材连接新技术的研发工作,包括自冲铆接、压印连接、搅拌摩擦焊接、激光焊接、结构粘接及相关复合连接技术等。该所在自冲铆连接、压印连接等连接新技术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方面居于国际、国内领先地位。
曾祥迅表示,双方合作的初步成果已经在这套“电梯轿底智能铆接生产线”上得到了实践,并取得了很大成功。双方在后期的进一步合作,将会让施米特更具核心竞争力,同时推动国内自冲铆接技术、压印连接技术进步,能在与欧美发达国家的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