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微微下蹲,拿起锉刀,一只手摁住刀面,另一只手抓好刀柄,“呲呲”的摩擦声随之响起。虽然工作中很少有这样的手工操作环节,但再次“操刀”的陶怡磊,给学生示范的动作要领依然十分标准。
陶怡磊,舍弗勒(中国)有限公司培训中心培训师,职业技能过硬,曾获得苏州市青年岗位能手、太仓市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作为曾经的技术员,他参加过舍弗勒多种型号新产品的研发测试和生产。作为培训师,他经常教育学员,认真的态度是掌握技术的先决条件,是身为一名工匠的基本精神。
■一刀刀“锉”出的年轻技术能手
2005年,舍弗勒在太仓建立培训中心,采取“双元制”的形式校企合作培育技术人才。陶怡磊就是第一批“双元制”班毕业的学员。
“双元制”模式将理论学习和实操训练紧密结合。这让陶怡磊每天沉浸在学习之中,他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实训车间里。回忆起当年的学习状态,陶怡磊说:“也许是我比较热爱机械行业吧。”
事实上,仅凭热爱并不能够水到渠成。实训中,苦与累如影随形。对于年轻学生来说,手拿锉刀、摆动铁块这样的工件,手上往往会起水泡、生老茧。当别人抱怨的时候,陶怡磊想的却是如何掌握要领,完成更加精美的作业。3年里,生产制造领域相关的钳工、车床、铣床、磨床、数控、气动以及测绘等,他都勤勤恳恳地学,认真研究消化,久而久之,他把基础夯实了,并且掌握了其他同学难以掌握的复杂技术。
毕业时,陶怡磊以第一名的总成绩通过德国AHK考核正式进入舍弗勒。在生产一线工作期间,他以自己所学的专业技能为基础,勇于钻研,勤于动手,技术能力不断提升,参加职业技能竞赛,荣膺“太仓技能状元”。
■用“工匠精神”育“工匠人才”
俗话说,是金子总会发光。工作之后,陶怡磊从最简单的操作工岗位做起。技术好、做事责任心强、工作沉着稳重,这些优秀的品质让陶怡磊迅速成长。工作两年后,他被提拔为产线领班,5年之后,转到技术员岗位,并获得与德国专家共同工作、近距离学习的机会。陶怡磊参与了多项舍弗勒大中华区新型号产品研发,为技术本土化积极贡献力量;主持磨削数据库的建立,通过大数据分析,有效减少了产品的报废率;对供应商提供的机床进行整改,确保了舍弗勒的精益生产。
2014年,陶怡磊从一名产线技术员转变为一名培训讲师。他孜孜不倦地教导学徒,倾力将工匠精神传承下去。根据以前在培训中心所学的专业知识、产线上的管理和生产经验以及现代“双元制”的课程改革,陶怡磊自己编订了一套教学计划,其标准高于现行的AHK考试标准,目的就是为了培育出追求精益求精、更具工匠精神的学员。在培训过程中,他耐心讲解并纠正学员实训过程中的错误点,常常通过单独演练帮助学员改正提升。他常和学员们说:“宁可花一天时间做一件合格的工件,也不要只花半天时间完成一件有瑕疵的作品。”
正是在陶怡磊的认真执教下,许多学员掌握了高超的技术,并多次参加国内多项技能比赛,收获颇丰。2018年11月,陶怡磊带领学员在“中德机械加工综合对抗赛”中获得优异名次,他本人也收获了优秀指导老师的荣誉。目前,陶怡磊已累计培训出300多名学员,他们逐渐成为生产一线的技术骨干,在岗位上兢兢业业、追求卓越,在点滴行动中传承“工匠精神”。 (记者 戴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