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华)伴随着阵阵轰鸣声,一架植保无人机在操作人员的遥控下腾空而起,一边飞行,一边喷出乳白色水雾;只见它时而快速前行,时而缓缓转弯,时而临空悬停……这是前天记者在浏河镇桃源生态农场见到的一幕。原来,该镇镇村两级农技员正在这里集中学习植保无人机的操作。
“这是浏河镇依托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项目建设,刚购置的大疆植保无人机,一共12台,目前已发放至各村使用。这两天,我们正组织镇、村两级农业技术人员,开展植保无人机的操作培训,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操作技能,确保大家能尽快上手。”浏河镇农技站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款无人机每次飞行时间15至20分钟,喷洒面积15至20亩,作业效率达到人工的25至30倍,一天能连续作业600亩左右,极大地解放了劳动力。同时,它采用先进的喷雾技术,可节约近一半的农药,有利于减少农产品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
“现在村里天上飞的、地上跑的都有了!打药就更轻松了!”万安村一位工作人员高兴地说,这次,他们村一下子领到了两台植保无人机,再加上村里已有的两台自走式高效植保机,每天的作业能力为1500亩左右,完全可以满足农场4700亩农作物的植保需求。
这是浏河镇以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试点项目为抓手,全面提升农机装备水平的缩影。今年,该镇在推进试点项目建设中,引进价值600万元的农机具,包括植保无人机、高效植保机、拖拉机、平整机、有机肥撒肥机、秸秆粉碎机等现代化农机装备,为当地现代农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植保无人机“飞防”,是指利用小型遥控无人机来进行农药的低空喷施,实现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一种新型农作物保护方式。市农机推广站负责人告诉记者, 植保机械化是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中的关键一环。近年来,我市从耕整、种植、植保、收获、烘干、秸秆处理等方面着手,全面加快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步伐,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相对来说,高效植保环节依然滞后。
当前,农用植保无人机的技术日趋成熟,作业效率也愈发稳定。近两年来,我市全面加快高效植保机械的引进步伐,切实补足短板的同时,也逐步加快了植保无人机“飞防”工作的探索与实践。截至目前,全市植保无人机拥有量已达20台,日作业面积超万亩。今后,我市将结合实际,继续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进一步引导各地加快现代化农业机械的引进,全面提升农机装备水平,更好地促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