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既做好“减法”,大幅降低污染,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更做好“加法”,提升生态保护与修复水平,不断增加优质生态产品的供给,以充分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
“优质生态产品”这个说法比较书面,很多人或许骤然之间难以理解。打个比方,我市正在建设中心公园,这个公园就是一个增量优质生态产品。再比如,南郊天镜湖深受市民喜爱,它是一个存量优质生态产品。
供给更多优质生态产品的前提是,保住存量,不能一边去追求增量、一边去损害存量。保护投入的成本要远远低于环境破坏后修复的成本,所以保护优先是一种必然选择。这就要求我们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加强生态红线、城市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三条红线管控,实现生态、生产、生活空间科学合理分布。要从经济活动源头抓起,在项目引进、招商引资、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优先考虑生态指标。要严格执行项目准入政策,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要围绕“1115”产业发展目标,加快形成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模式,大力推行清洁生产。
以确保存量为根基,我们应当努力追求增量,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要持续提升国土绿化水平,把全市森林覆盖率再提高几个百分点,甚至更多;要持续完善“一心两湖三环四园”城市生态体系,把中心公园、盐铁塘风光带提档项目、滨河公园提档和西延工程等做好做实;要在生态修复上大做文章,着力修复受污染的土壤,优先在湖滨带、入湖河口等生态功能特殊区域开展湿地恢复,加强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建设。要继续打造美丽乡村,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富民效益最大化。
在保住存量、追求增量的同时,我们还要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消除气、水、土污染。试想,在一个污染天气里,有几个人能有心情去逛公园呢?气、水、土污染问题都是老百姓最关心的,“打蛇打七寸”,解决它们能够直接提升老百姓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让老百姓无忧无虑地享受优质生态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