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认为,未来10年,中国健康产业的消费额将在目前的基础上呈几何级增长。马云花10亿元创办阿里健康;小米打造手环、体重计,探索“大健康”数据;腾讯整合执业医生资源,上线健康咨询业务……各行各业领军者纷纷杀入“大健康”战场。对于太仓来说,不足百万的常住人口,行业巨头的大手笔或许没有太多可借鉴之处,但“小市场”的“大健康”依旧蕴藏着无数机会,如何在产品和服务质量上获得提升成为“大健康”从底部寻求突破的关键。
■“创业潮”意味着行业春天的到来
无论是本土创业者的“生姜”“泰德罗”,还是外来的“牙博士”,都选择在这两年布局太仓“大健康”产业。记者采访发现,从新增的市场主体来看,太仓正迎来健康产业的快速增长期。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太仓新申报含“健康”字样的产业主体133个,健身、诊疗等服务机构160多个,而2018年以前,健康产业市场主体基数仅200多个,增长率可观。
这两年“扎推”涌入健康行业,并非是赶“潮流”。前期一直从事自媒体和电商行业的宋丽琴打造“生姜”就是基于对市场的早期洞察。“就我自身而言,在健康上的消费正在不断增长。” 宋丽琴认为,作为普通的80后,她的需求绝不是个案,未来人类的健康应该更多来源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对疾病的预防,而不仅仅是在患病后去寻求治疗。“人们保健意识会越来越强。”宋丽琴分析说,放眼整个商圈,互联网行业巨头早已布局“大健康”,整个行业利好的暖风已经吹来。
苏州大市范围内,“牙博士”将太仓作为最后一站。负责人之一李先生告诉记者,前几年,“牙博士”已经完成了苏州市区、昆山、常熟、张家港等地的布点。“2017年,经市场调查发现,前往昆山选择‘牙博士’的太仓客户日益增多,太仓市场需求越来越大,我们知道进驻太仓的时机到了。太仓‘牙博士’落户的当年经营状况十分乐观。”李先生说。
■理性面对市场勾画发展蓝图
早已觊觎“大健康”产业前景的倪欢欢,将绝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他想要建立的健康产业。从“泰德罗”出发,以太仓为中心向外扩张,打造健康轻食连锁,占领年轻人健康饮食消费市场。“入行的起点,选择比较大众的饮食业,但没有放低高度。从高端品牌入手,就是希望以稳定、优秀品质赢得市场,为将来做大打下基础。”倪欢欢告诉记者,健康行业门槛适中,对资金、技术无严苛要求,创业应当尽早布局。
在“生姜”品牌影响力逐渐扩大的当下,宋丽琴没有盲目乐观。她告诉记者,较短的未来“生姜”还会继续扩张,服务内容也将进一步拓展,但长期而言,“生姜”还需要进一步转型。“类似的门店很好复制,服务环境和方式都可以‘山寨’,但随着行业竞争加剧,‘生姜’未来的重心将不在于门店的经营。” 宋丽琴凭着从商经验早已规划好了“生姜”在“大健康”领域的发展路径。“未来我们将致力于健康技术的培训。” 宋丽琴介绍说。
也有业内人士持保守观点。刚刚经营一年的“三体健身”,虽然有声有色,但秦朗并不急着扩张。行业竞争加剧,经营成本提升,秦朗认为夯实现有的基础更为重要。
■寻求与政策、制度的深度融合
2018年火爆网络的“药神”话题折射出民众日益增长的健康医疗服务需求与市场供给不充足、不完善之间的矛盾,同时也意味着,“大健康”产业已经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产业之一。所谓“大健康”,就是对生命实施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的呵护,围绕着衣食住行与生老病死展开。正是面临巨大的机遇,太仓众多创业者纷纷试水。倪欢欢分析说,未来一切与生命健康相关的支出都成为刚需,健康、保健、医疗服务都将被重新定价。
除了从需求端出发实现自我突破,政策端的扶持也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国家层面,伴随着“健康中国”理念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后,一系列扶持、促进健康产业发展的政策紧密出台。太仓域内,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扶持早露端倪。作为体外诊断试剂领域的前沿企业——苏州华益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得到业内极大认可,产品列入国内20%血站采购名录。公司董事长刘劲林对太仓生物医药发展的前景表示乐观。谈起健康产业的未来,刘劲林成竹在胸,需求趋势已经形成,再加上政策的加持,包括医药产业在内的健康产业规模和价值都将得到放大。
诚然,“大健康”产业前景广阔,但太仓城市体量小、消费活力容易外流也是事实。太仓健康产业发展如何走向更广阔的未来?业内人士表示,无非就是四个字:“产品”“服务”。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小城太仓,口碑是产品最好的推广方式。商业模式和创新理念,其实都是手段,最终都要落脚到能否为客户带来价值。只有回归到产品和服务本身,顺应百姓消费需求,再加上合理的政策引导,太仓健康行业必将迎来更好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