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德怡(科技)太仓有限公司拿到了营业执照,总经理马慷慨竖起大拇指,“前天递交材料,昨天补交了材料,今天执照就下来了。” 马慷慨高兴地说,太仓良好的投资环境,让他们对今后的发展充满信心。
一直以来,我市以改革增动能、优服务,实现改革与开放互促共进,形成了诸多改革亮点经验,以及开放包容的发展格局。德怡公司的经历,正是我市“无事不扰、有求必应”营商服务理念的具体体现。今年以来,我市在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上动作频频,发展的动力活力持续增强。
■改革步稳蹄疾,持续释放活力
或许马慷慨并不清楚,如果资料齐备,他最快当场就可以拿到营业执照。
“我们将开办企业的时间压缩至平均1.5个工作日,最快0.5个工作日。”市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我省“3550”改革目标,企业3个工作日内注册开业、5个工作日内获得不动产权证、50个工作日内取得工业生产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我市在2018年不仅基本达到这样的标准,还进一步压缩时间,平均3天就可获得不动产权证,对于各方面进展顺利的项目,十多天就能取得施工许可证。
在普通人看来简简单单的一项行政许可,其实常常涉及多个部门。比如开办企业,办理过程就涉及市场监管、税务、人行、商业银行、公章企业等。正是行政审批部门通过改革,整合资源,最终实现了“一次办结”“现场办结”的便捷。今年进行的机构改革,将市政府相关部门有关行政许可职责一并划入行政审批局,这也意味着职能和人员关系得到进一步理顺,为继续优化审批流程、提升办事效率打下了基础。
事实上,改革已经深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之中。从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再到建设“发展型”幸福社区、构建大联动机制等民生社会领域改革,我市改革工作稳步推进,改革形成的发展动力也在逐步显现。
前不久,我市确定了经济体制、城乡发展、民主法制、文化体制、社会民生、生态文明、党的建设等10个方面43项重点改革任务和具体事项,将在落实国家、省和苏州市赋予的重大改革任务上有新突破,在打造具有太仓标识的改革品牌上实现新作为,在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上寻求新成效,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引进来”,迈开步“走出去”
如果说改革是刀口向内,从“破”而“立”,那么开放则是借势外力、与时俱进。
今年以来,我市对外开放开局喜人。来自市行政审批局、市市场监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月,我市外商投资增长迅速,新登记外商投资法人企业5户,新增投资总额1526.48万美元,新增注册资本852.34万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25%、337%、235%。目前,我市有各类外资企业达1500多家。
作为开放发展的先行地区,我市对外合作的内涵正在不断提升。3月初,日本著名的离心机制造商巴工业项目落户我市,这家以科技立足行业发展的企业将把我市作为中国区域大本营。目前还处于厂房建设阶段的斯凯奇项目,在我市建立中国物流销售中心,尽管尚未投产,但已经开始为本地财政作出贡献。今年,耐克中国物流中心的首个大型园区扩建项目建成投运,标志着耐克公司深耕太仓,布局未来。
正是这一大批物贸企业纷纷在我市建立亚洲总仓、中国总仓,制造企业将核心制造、创新研发、发展决策等功能布局太仓,太仓已经成为众多跨国企业的区域总部。在对外开放中,我市与各国企业的手握得更紧、合作层次持续深化。
在“引进来”的同时,太仓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也越来越大。将产品卖到国外去的有之,比如荣文库柏的灯具照亮了非洲最大悬索桥;与外资开展资本、技术合作的有之,如博纳环境设备(太仓)有限公司是由德国博纳空调集团在中国成立的一家中德合资企业,东南碳与德国企业合作生产高铁碳滑板;走到海外投资设厂的也有之,利泰纺织的乌兹别克斯坦项目,天顺风能在丹麦等地设有多家生产基地,就是生动的例子。近年来,我市每年在德国进行的“太仓日”活动,吸引了很多民营企业家一同前往,很多企业负责人表示,希望能在德国等欧洲市场寻求发展机会。
■锁定创新智造,撬动对德合作铸就典范
4月9日,通快(中国)有限公司技术开放日拉开序幕。互联智造、激光焊接等是这次活动的主题,德国通快与包括太仓民营企业在内的中国企业交流钣金业创新与智造技术。
经过20多年的合作,我市聚集了300多家德资企业,德企与本地民营企业合作频繁。当下,以互联智能方式推动生产升级,已经成为我市企业的一致追求,也是德国制造和中国制造在我市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
在创新智造方面携手共进,不单纯局限于生产环节,其带动的产学研合作、人才培育等也纷纷开展。两年前,我市与德国巴符州双元制大学联合培养双元制本科人才;我市大、中专院校与德企之间的双元制培训向纵深发展;去年底,克恩-里伯斯公司加强与上海德国商会合作,并成立企业大学,形成各阶梯人才培养的完整体系。最近,太仓智能制造联合创新中心筹建工作也在加紧进行。中德智能制造联合创新中心目标是打造成为集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智能制造培训中心、智能制造产学研合作中心、智能制造创新创业孵化器于一体的创新平台。
产业是我市对德合作的主要发力领域,但不是唯一领域。近年来,我市明确打造“中德合作城市典范”目标,越来越注重系统化思维、高起点谋划,积极把对德合作从单一的经济领域扩展到了教育、文化、科技、环保等诸多方面。现在,马拉松、足球、乒乓球等体育交流已然制度化,德国啤酒节、火钳节定期举行,中德友城之间常态化开展交往,基于城市交流合作的全方位多维度融合初具形态,我市也频繁主办或参与中德两国间高级别交流,太仓在中德两国合作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戴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