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锦清、张耀忠、张磊,祖孙三代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再到如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持续耕耘同一片土地——年终岁尾,是一年中的农闲期。但在东林合作农场,年轻的张磊却在忙着将散落在农田里的秸秆包一个个运回村里的发酵饲料厂。
同样没休息的是他的父亲张耀忠,作为东林村村委会退线的老主任,依然要负责秸秆饲料厂的生产经营……只有爷爷张锦清清闲一点。
40年来,张锦清、张耀忠、张磊一家三代人,扎根农村,从见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再到如今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新型职业农民,持续耕耘同一片土地,收获满满的希望。
张锦清>>>
包产到户,吃上白米饭
虽然已是82岁高龄,但张锦清的身体依然硬朗。他早已不再干农活,但仍隔三差五地去村里的农场走走看看。
40年前,身为姚湾村第三生产队队长的他,每天最操心的是如何带领队员们种好100多亩耕地。按说每年种植两季水稻和一季小麦,再加上少量的棉花,要养活全队18户近80人不算难事。但当时的情况却是“顿顿大锅饭,年年吃不饱”。
1982年,太仓农村改革全面推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娄东大地全面铺开。同年,姚湾村挑选了一个生产队试点包产到户。一年后,就在全村推广。张锦清一家6口人分到了15亩地。
卸下了生产队长的担子,张锦清一心扑在了自家的田地里。自家种的自家收,村民的积极性一下子提高了。“以前在生产队,顿顿白米饭想都不敢想,包产没几年,家家户户都吃上了。”张锦清感慨万千。
张耀忠>>>
参办全国首个村合作农场
尽管早达到离开一线岗位的年纪,但57岁的东林村老主任张耀忠依然坚守在农业生产一线。“我是种地的‘老把式’,1982年5月起就在原姚湾村工作,先后干过村农机队长、村主任、村支部书记,2004年5月并村后才到东林村当村主任。”张耀忠笑着说,算起来,自己与土地打交道已有30多年。尤其是2010年6月起,他负责东林合作农场生产经营管理后,就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职业农民”。
“2010年,我们村当时创办太仓、全省乃至全国第一个村合作农场。初衷很简单,就是管好村里的土地,增加集体收入,让村民得到更多实惠。”张耀忠说,当时,村里的土地除改建为金仓湖湿地公园外,合作社还留下1400余亩的土地。为把土地掌握在村集体手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村两委决定组建东林村合作农场专业合作社,除经营1400余亩土地外,还承包了隔壁万丰村1000亩土地。2014年5月,东林村又组建了金仓湖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行多元化投入、市场化运作。目前,东林村拥有村级总资产18540万元,2017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228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万元。
和数字相比,更让张耀忠开心的是给村民带来的实惠:村民每人每年120斤自产大米,老人每月还有1600元左右的退休金,到合作农场工作一年收入近4万元……
张磊>>>
当职业农民照样有前途
从合作农场成立开始,东林村大规模采购农机设备。累计投入2000多万元,购买了现代化农机具100多台(套),实现了稻麦生产的全程机械化。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在苏州乃至全省、全国打响了名气。但农机手紧缺,尤其是年轻农机手。这时候,张耀忠的儿子张磊回来了。2013年,27岁的他辞去辅警工作,选择了一条和父亲当年一样的路。通过公开招聘,进入东林农机专业合作社。
自幼喜欢摆弄机器的张磊很快适应了和农机打交道。几年下来,陆续考取了拖拉机、插秧机、挖掘机等农机操作证,并在2017年太仓市插秧机大赛中获得了冠军。
就在张磊不断添加“技能包”的同时,村里也陆续来了更多年轻人。目前,东林村像他这样的“80后”“90后”年轻人已经有10多位,甚至已经有“95后”开始挑大梁。
随着合作农场的快速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实力越来越强,农民的收入也大幅提高。张磊说,现在,农场工作人员平均年收入在五六万元,收入高的达八九万元。随着乡村振兴步伐的加快,只要能吃苦,当职业农民照样大有作为。(记者 李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