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来,我市不断完善环保基础设施,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提升环保执法监管水平——每天晚上,陆启明都会带上儿子,在新浏河风光带锻炼身体。“我在河北唐山长大,目前已是新太仓人。”他对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很满意,“不仅远离了雾霾,还亲眼看到周围环境在变得更好。”
陆启明的感受,也是全体市民的共同感受。实际上,改革开放40年来,我市的环境保护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
完善基础设施
畅通城市的绿色“叶脉”
如果把太仓看作一片绿叶,那么包括污水处理网、安全供水网、清洁能源网、垃圾无害化处置网、城乡生态绿网等在内的环保基础设施,就是绿叶的叶脉。叶脉畅通,则城市恒绿。
镜头回到1979年4月。那时,刚刚成立的太仓县环境保护办公室及环保监测站,肩负起了保护县域生态环境的重任。根据史料记载,这一职能机构在设立初期主要是对电镀、印染、化工三大行业排放的废水、废气、废物进行治理。受客观条件限制,当时的环保基础设施极少。
“就拿最常见的垃圾处理来说,1985年以前,全县城区的生活垃圾都只是简单集中堆放,根本谈不上处理。露天垃圾场臭气熏天,污水横流,影响很坏。”沙溪镇一位退休老同志回忆说。
进入上世纪90年代,我市的环保基础设施逐渐增多。如1997年,我市在市区建成2座较为规范的生活垃圾填埋场;1998年,开始在城区规划建设生活污水处理厂。1999年,全市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所增加到3个。同年,我市开始实施集中供热工程,铺设供热管网;开始实施长江水源区域环网供水工程,建设蓄淡避咸水库。2006年,双凤镇垃圾焚烧发电厂一期工程投运。同年起,推进5个乡镇的污水处理工程及配套污水管网建设。2007年,全市全面启动“西气东输”工程。
近10年来,我市持续加大环保资金投入,直接用于环境改善和生态保护的投入占GDP的比重每年始终保持在4%以上。其中,“十二五”期间累计投入环保资金达75亿元。各项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环境承载能力显著提高。
到2018年,我市已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11座,日处理能力为25万吨,建成区污水处理率达93%。已建成日供水30万吨的第二水厂、60万吨的第三水厂和库容1450多万立方米的蓄淡避咸水库,集中供热面积扩展至304平方公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林木覆盖率达16.61%……这些成果构成了我市环境保护事业的基石。
突出环境治理
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改革开放后,太仓经济日渐活跃,污染随之增多。“我至今还记得,1979年的冬天,太仓化肥厂向七浦塘里排污水,死了不少鱼虾、河蚌。”沙溪老人顾荣告诉记者。
那个年代,面对工业污染“苗头”渐增的趋势,太仓县环保机构以治理工业“三废”为主抓手,竭力维护县域环境。其中从1981年起,就开展了对全县化工行业工业废气的治理。1991年,完成5个乡镇所在地1蒸吨锅炉的烟尘治理。1995年起,开展机动车尾气排放治理。2000年后,全市电厂数量骤增,对电厂的烟气治理成为重中之重。
除持续加强工业废水、废物治理外,在新世纪前后,我市还加大了对城乡河道的清淤疏浚力度,其中1999~2000年投入河道整治资金8000多万元。2004年起,集中清淤整治城区河道15条。对农村环境的整治也一直在进行中,1999年推进创建“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示范镇”和“百佳生态村”活动,2008年专项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
“十二五”以来,我市把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作为重要工作紧抓不放,每年制定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计划,并分解落实;一如既往大力实施水环境综合治理,连年将城区水环境整治列入市政府实事工程;始终坚定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强化固体废物监管,加强噪声污染防治,构建城乡环境治理、管理长效机制等,促进我市在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上取得了丰硕成果。
具体来说,这些成果包括,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指标达标或超标完成;工业大气污染治理得到强化,5家电厂全部完成脱硫脱硝、超低排放改造;全面开展了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河长制”不断深化,城区实现“水通、水动”的目标,水质持续改善;一大批“散乱污”企业关停,垃圾分类稳步推进,畜禽养殖污染大为减少等。受益于此,我市连续6次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3次位列县级榜单首位。
严格执法监管
守护好“幸福金太仓”
没有执法和监管,环境改善就是空谈。乡镇经济崛起后,我市面临的环境压力日益严峻,环保机构以突击检查、专项检查、日常监督检查等形式,查处企业违法行为,遏制环境恶化趋势。
史载,从1981年起,太仓县对少数严重污染环境、久拖不治企业进行了经济处罚,至1986年,累计处罚29家企业、罚金5626万元。1995年,对99家企业开展执法检查,查处违法案件17起。同年起,我市坚决贯彻国务院决定,对一批重污染企业及久治不愈企业责令关停。
进入新世纪,随着民众环保意识的增强,环境信访投诉量明显增加,环保执法监管也跟着加强。近年来,我市连续开展了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主要对重点行业的污染企业、饮用水源保护区进行环境安全检查,开展取缔城区小茶炉,整治“二小”企业及喷水织造、木屑熏烤行业,清查“十五小”企业等环保专项行动。另一方面,努力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开展环保后督察。
现在看,无论是环保执法频次、力度,还是环保监管的严密性,今时都非往日所能比。市环保局仅2018年上半年就现场检查企业2630厂次,发放行政处理通知书466份,立案查处109件。同时,结合网格化管理、河长制等制度,构建102个四级网格,建立完善工业污染源、地表水环境质量和大气环境质量“三网合一”监测监控系统,推进城乡环境监察全覆盖。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改革开放40年来,太仓从未发生过重大环境事件,先后荣获国家生态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全省首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等称号。(见习记者 王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