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城区、依江而立、阡陌纵横,区位特点给了璜泾肥沃的土地、清冽的空气、安静的空间,自然条件造就了当地农业的举足轻重。物产丰饶、水土丰美的璜泾,却也曾“养在深闺人未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城里人自驾来到璜泾,曾经沉默的乡野已经变得越来越热闹。
璜泾农村的嬗变,是因为近年来积极以“农业+旅游”的模式探索农村发展新路径,城里人到此吃农家饭、住农家屋,采摘、观光、拓展。人气旺了、资源活了,自然带动村集体收入增长,农民的钱袋子也变鼓了,而这又促进了农村环境进一步提升,文化保护和传承进一步强化,让农民坐拥“青山绿水”带来的“金山银山”。
搞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是在保护“绿水青山”前提下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延续传统农业发展路径,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增收链拓宽,是一举多赢的发展方式。除了璜泾,周边地区也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也正因此,缺乏长远规划、同质化严重、低成本复制等一系列问题也成为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要素是美丽的风景、清新的空气、宁静的环境、淳朴的生活、传统的文化与和谐的相处,维护这些要素的本土性和原真性是乡村旅游长盛不衰的根本。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基础是生态,内涵是文化,关键在服务。
优化环境、保护文化,是乡村旅游开发必须要守住的底线。从多地发展经验不难看出,大量城市游客涌入乡村,会加大乡村地区承载负荷,增加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重则破坏生态平衡。因此,首先要注意的便是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和平衡的问题。加强旅游开发与生态资源的有机结合,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其次,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要素,深挖乡村文化DNA,实现差异化经营,破解千村一面,打造特色的乡村旅游个性产品,才能形成良好的相互支持与带动作用。
基础设施、服务软件是“把客留下”的关键所在。交通、住宿、餐饮、网络甚至小到厕所,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将会严重影响游客体验。要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必须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高质量的配套设施必定需要大量的投入,乡村旅游发展可以探索吸引更多的业主或社会资金参与建设乡村旅游项目,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增强农旅融合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