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8年开始探索社区养老服务以来,孙陈始终奋斗在为老服务第一线,她致力于运用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理念及方法,提升社会服务领域从业人员专业能力,满足老年人、残疾人等特定群体的需求,构建全方位、可持续的社区照顾网络。
■创办社工机构做好养老服务
“在我们服务的市日间照料中心,每周都会有唱红歌、听老党员讲历史的活动,不仅吸引了老年人的积极参与,连我们机构的社工们也受益其中。”记者见到孙陈时,她正在为我市社会组织的社工们上微型党课,用自己工作中的实际案例告诉在场社工牢记使命担当。
这个被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特聘为老年领域培训专家的社工,有着丰富的老年服务领域从业经验,是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百名社工人物,江苏省社会工作领军人才。
2009年,孙陈被派往四川负责由联合国人口基金、全国老龄办共同资助的“汶川震后老年社会心理援助项目”。孙陈和同伴们在灾区开展了一系列社交康复活动,一年后,老人们的精神状态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正是这一次的援川项目,让孙陈坚定了养老服务这一目标。2015年,孙陈回到家乡太仓,创办了一家非营利性的社会工作机构——太仓市德颐善社会工作发展中心。
■帮扶新人成长更好提供服务
作为中心党支部书记,孙陈始终把抓好党建作为第一责任,注重推动党建工作与本职工作互融共促,通过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推动德颐善工作团队迅速壮大到300多人,长期服务对象10000多名,成为太仓目前最大的社会组织。
随着业务范围和服务对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新人加入德颐善社工队伍中。如何管理好这些新人,并且让他们快速成长,成了孙陈重点考虑的问题。
“我们安排机构党员与这些新人结对,在工作业务上帮扶培养,同时还在生活中关怀照料,让新人们更有归属感,更快成长,从而更好地为老人提供服务。”孙陈介绍,德颐善现有的16名党员,基本上都是各个业务板块的负责人,目前他们全都结对了行业新人。
孙陈创新提出了“党建三携手”工作法,包括“机构党员+机构新人”“机构党员+服务对象党员”“机构党支部+其他支部”三种模式,在最大程度上整合激活基层党建资源,增强党员的身份感、荣誉感,提升不同年龄段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积极性。
■发挥党员优势服务更多老人
在孙陈的努力下,德颐善党支部充分调动长期服务对象中600多名老党员的积极性,推进机构年轻党员携手服务对象老党员,积极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在服务中,不仅有青年党员倾心服务老人,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保健、精神慰藉等全方位的优质服务;更有老年党员反哺青年人,通过“党性教育”“我与党的故事”等主题分享,帮助青年员工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职业观,指导年轻党员立足岗位、发挥作用。
与此同时,孙陈促成党支部与全市多个村(社区)党组织开展结对共建,携手组建“红色联盟”,共享党建资源,实现联动发展,推进社工党员深入到村、社区,将服务渗透到社区内每个家庭及其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