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智能性诱测报设备,查看诱虫效果,了解小麦赤霉病监控系统运行情况……昨天上午,城厢镇东林合作农场的一片试验田里,迎来一群外国人。
原来,他们是亚太区域植物保护委员会(APPPC)的外籍专家,主要来自泰国、马来西亚、印尼、韩国等18个国家和地区。作为亚太区域第三期植物健康调查信息管理系统培训的内容之一,这30多位参加培训的专家专门来到太仓开展田间考察活动。
气温、湿度等气象信息实时发布;系统调出的稻纵卷叶螟、大螟等虫量(性诱)趋势图,让人一目了然……外籍专家们实地参观了我市稻麦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信息园,详细了解了该园田间实时监测、虫情自动化监测、田间气候信息采集、病情智能化监测等各系统运行情况。同时,还参观了东林合作农场育秧基地,详细了解了我市工厂化育秧情况。
相机、手机、ipad……为了留住考察中的精彩瞬间,每至一处,专家们频频点头,在表示赞赏的同时纷纷“狂拍”。
“智能测报工作将有效提高病虫害监测预警效率,为病虫害科学防控和农作物的生产安全提供有力支持。此次考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来自澳大利亚的克里斯·戴尔表示,太仓依托互联网技术,在推进农作物病虫害智能监测方面,作出了非常好的探索。考察中,亚太区域植物保护委员会相关人员充分肯定我市以智慧植保工作为抓手,推进智慧农业发展的做法与成效,希望在植保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与交流。
亚太区域植物保护委员会是亚洲和太平洋地区重要的植物保护区域合作组织,主要致力于开展成员国植物保护合作,提升区域重大植物有害生物监测与防控水平,减轻有害生物对农业、林业和生态环境影响,保护生产安全。目前,委员会已有中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新西兰、菲律宾、韩国、泰国和越南等25个成员国。
病虫防控是保障粮食丰产丰收、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2016年初,市农委在已有自动测报设备试验、示范的基础上,与省植保站合作,探索开展农作物病虫物联网监测预警体系建设,通过智能采集、无线传输、数据分析、决策生成等先进手段,提升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能力,推进病虫害测报工作信息化发展,降低测报工作强度。 2017年4月,我市在全省率先建成了标准化稻麦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信息园。(记者 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