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的季节,一股思想大解放的热潮正在全省上下兴起。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征程中,太仓如何解放思想,实现高质量发展?带着“思想再解放,改革再出发”的时代使命,日前,我市党政考察团前往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深圳和佛山,深入考察学习两地高质量发展的经验与做法;跟随着考察团的步伐,本报记者在市委宣传部的组织领导下,深入深圳和佛山的机关、企业和园区,真切感受到了两地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搏。为学习先进找差距,以思想的大解放引领发展的高质量,本报今起推出“思想大解放、发展高质量”专栏,敬请关注。
——从深圳佛山看太仓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一
实现产业链、价值链从低端向中高端的攀升,既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要求,也是我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我们可以借鉴华数机器人、隆深机器人、嘉腾机器人、佛山高新区、广东金融高新区等佛山、深圳的成功实践,集聚发展智能制造和大数据产业,加快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全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着力构建大数据产业生态
东软华南IT创业园是2016年投入使用的新园区,借助与高校的合作资源,园区已进驻13家大数据或相关产业的孵化企业,涵盖大数据应用系统研发、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智能制造、IT产品研发、线上教育等方面。东软“智慧政务”体系更是支撑了中国13亿多人口的数据库管理,正为社保、教育、医疗、环保、交通、能源、电信、金融、政府等各个方面提供智慧支持。
东软华南IT创业园是佛山市南海区构建大数据产业生态的一个重要载体。南海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潘永桐介绍,近年来,南海区放大政策引导、产业集群、空间资源及辐射粤桂黔等优势,坚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打造东软华南IT创业园,构建大数据产业新生态,着力培育一批企业航母,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华数机器人的2公斤到30公斤级机器人已经在打磨、机床上下料、喷涂行业得到批量应用,目前签订了2800套机器人订单,销售业绩成倍增长。汇泰龙把传统产业跟互联网技术融合起来发展,探出了家居用品智能技术的研发、应用、推广之路。
在信息技术已经成为重要业务的数字社会时代,大数据就是产业转型发展的“催化剂”。我们可以借鉴佛山南海区经验,紧抓大数据产业发展机遇,推进产学研深度合作,加大靶向招商和产业链招商力度,引进培育一批在信息技术、机器人、3D打印等领域技术水平强、成长性高的科技型团队和企业,推进“互联网+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形成引领新兴产业发展、体现核心竞争力的大数据产业集群。
打造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
涂装、码垛、切割、焊接等10多种类型的机器人在一个展厅内秀智慧,不时还有呆萌的AGV小车前来“插科打诨”。走进佛山隆深机器人有限公司,这里展出的机器人刷新了我们对机器人的认识。
隆深机器人位于佛山市顺德区。顺德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相关负责人郭国防介绍,近年来,顺德区围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出台促进机器人产业发展扶持办法,打造全链式行业发展载体,支持机器人本体、控制器、伺服电机、减速器等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和应用,开展海外并购跨国合作,打造完整的机器人制造产业链,鼓励发展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推广应用机器人和智能装备,努力成为广东省机器人产业发展示范区。目前,这里集聚了年产值超亿元的智能制造骨干企业12家,北滘“互联网+制造”小镇被认定为广东省首批“互联网+”创建小镇。
前不久,中德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大会太仓论坛2018年会在我市举行。在把论坛智慧转化为现实智能制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顺德区为样本,实施“互联网+制造”计划,制定出台优惠政策,扶持本土机器人企业做大做强,吸引国内外优秀机器人企业落户,搭建研发和服务、生产和配套、服务和销售的全链式发展载体,通过企业海外并购跨国合作来升级智能制造行业,加快发展智能工厂,推广应用机器人和智能装备,不断提升我市智能制造产业的影响力。
融入上海拓展现代服务业
行走在千灯湖畔,眼前一幢幢现代气息浓郁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PICC、AIA、华南IFC、中海、保利等标志格外醒目。这里就是辐射亚太的现代金融产业后援基地以及广东“互联网+”金融和“信用为本·跨界共享”的广东金融示范区。
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晴雨表”。广东金融高新区策应广东“金融强省”战略,依靠土地规划利用的合理调控、农村集体土地连片开发,改造以经营餐饮等一般性服务行业为主的一环、海八路到桂澜路沿线,着力打造“金融后援服务基地”和“广东产业金融中心”。截至2017年底,这里累计吸引中国人民银行广东金融电子结算中心、PICC南方结算中心等369家金融机构及知名企业落户,总投资近700亿元,总建筑面积超600万平方米,项目涵盖银行、保险、证券、服务外包、私募创投、融资租赁、互联网金融等服务业态,并吸引了5万名金融白领人才就业。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但我们可以学习广东金融高新区的做法,融入上海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深入开展“263”行动、散乱污整治,为新经济、新业态、新项目腾出足够多的空间。承接上海五大中心建设的“溢出效应”,加速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努力让新兴产业形态成为区域发展的强劲驱动力。(记者 王 俊 记者 李孝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