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春来早,奋发正当时。新春佳节刚过,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召开,要求围绕“现代田园城、幸福金太仓”总目标和高质量建设“两地两城”,从头抓起,从早抓起,推进发展质量、发展动力、发展效率“三大变革”,全力以赴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变革发展质量
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
作为全球领先的滚动轴承和直线运动产品生产商,舍弗勒(中国)有限公司加快生产滚动轴承和直线运动产品,产品受到了汽车、工业、航空航天等领域更多客户的认同。去年,这家德资企业实现利税18.27亿元,与玖龙纸业一起产值超过百亿元。
在舍弗勒、玖龙纸业等一批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去年我市规上工业实现产值2202亿元,比增9.5%,实现工业增加值520.5亿元,比增7.6%。实现服务业增加值577.04亿元,比增8.2%,三次产业结构调优为2.9:50.6:46.5。
产业强,则区域经济兴。去年,274家新兴产业企业实现工业产值1199.1亿元,同比增长10.9%,占规模工业的比重为54.5%,比上年年底提高2.7个百分点。装备产业支撑稳定,占全市规模工业的比重为34.6%。新材料产业势头良好,实现年产值672.8亿元。太仓港去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51万标箱,同比增长10.5%,其中完成内贸集装箱吞吐量261万标箱,增长10.6%,居长江沿线港口第一。
变革发展质量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基础,必须突出产业升级,提升经济质效。新的一年里,我市将围绕“1115”产业发展目标,加快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园区,聚焦产业链短板环节、关键节点,大力引进产业集群核心项目、龙头项目,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和物贸经济+总部经济,持续优化产业结构,争取早日构建出现代产业新体系,进一步升级经济发展质量。
变革发展动力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高
常规的核酸检测技术只能检测出3种病毒,且每次只能检测出一种。而苏州华益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出了国际领先的核酸检测技术,投放市场的血筛“4合1”核酸检测试剂单管单次实验就可以查出4种病毒并确定病毒类型,一滴就卖出千元高价。
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而企业则是创新中最活跃的因子。我市引导企业把创造与发明作为努力的方向,一年新增像华益美这样的高新技术企业78家、省民营科技企业191家、高新技术产品257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5.1%。
围绕答好“创新四问”,我市全面推进科技创新“五百工程”,加快建设科技信息产业园二期等创新载体以及“双创”综合服务平台。深入实施“娄东英才”等工程,开展“沪上高校、院所太仓日”活动,参加苏州国际精英周、广州留交会等招才引智活动,一年新增国家“万人计划”1人、省“双创”人才9人、姑苏领军人才9人、国家高端外国专家项目1个、省级以上载体平台43个、政产学研金介合作项目200个。
变革发展动力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必须突出创新引领,加快动能转换。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我市将加强创新体系建设,引进培育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深入实施“大院大所”战略,提升政产学研合作水平,引进更多的领军人才,进一步优化创新生态,推动科技创新资源与产业资本、金融资本的紧密融合,打造一批引领未来发展的产业园区和众创空间,进一步增强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变革发展效率
更快推进项目建设
1月16日下午,BP润滑油调配厂扩产项目开业。扩建升级后,这座先进的工厂成为BP在亚太地区运营的最大润滑油调配厂,年产能达到16.3万吨,港区高端润滑油基地在全国的“老大”地位也因此得到进一步巩固。
“这一项目高效推进,离不开港区、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BP润滑油调配厂负责人表示,港区专门成立了一个团队,为改扩建项目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项目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过去一年,我市提升载体档次,深耕德国、拓展欧美、紧盯上海和深圳,围绕重点领域引进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启动重点项目高效审批机制,扎实开展“作风效能建设提升年”和“项目建设推进年”活动,促进洽谈项目早签约,签约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投产。一年来,我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65亿元,完成注册外资9.1亿美元,增长47.1%;引进内资新增注册资本200亿元,增长60.4%。
变革发展效率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必须突出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入。在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里,我市将加大产业链招商,以招大引强为导向,精准引进一批重大项目,扎实开展“项目建设深化年”活动,深入推进“高效审批”“代办制”“多评合一”“多图联审”等创新机制,更快推进项目建设,发挥100个市级以上重点项目的引领性作用,进一步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