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由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主办的2017中国幸福城市论坛在京开幕。论坛发布了第十一届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单,我市名列县级榜单首位。这也是我市连续第6次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第3次位列县级榜单首位。
由《瞭望东方周刊》、瞭望智库联合推出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活动迄今已连续举行11届,累计9.86亿人次参与公众调查和抽样调查,是目前全国极具影响力的城市调查推选活动。本届推选自6月份启动以来,累计有1395万余人次参加了公众调查、抽样调查和大数据采集。
今年,成都、杭州、宁波、南京、西安、长春、长沙、台州、铜川、徐州10座城市被推选为“2017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江苏太仓、浙江慈溪、浙江余姚、江苏邳州、广东南海区、江苏昆山、湖南长沙县、江苏常熟、江苏张家港、江苏江阴10座县级城市被推选为“2017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县级)”。那么,太仓的幸福感源于哪里呢?
源于经济发展。近年来,我市立足沿江临沪、对德合作等资源优势,加快建设“两地两城”,即建设临沪科创产业高地、临港现代物贸基地、现代田园城市样板、中德合作典范城市,使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据统计,2016年,我市GDP达1155.13亿元,人均GDP达24467.8美元。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正在向高度发达国家水平挺进。目前,我市综合实力稳居全国百强县(市)前十位。
源于收入增长。对于大部分普通人而言,“腰包鼓一点,幸福多一点”绝非虚言。2016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099元,是全国的1.6倍,同比增长7.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766元,是全国的2.25倍,同比增长8.3%。
源于环境宜人。我市于2011年提出了“一市双城三片区”的总体规划布局,保留40万亩农田作为生态屏障,这为确定“现代田园城”的城市定位奠定了基础。在总规引领下,经过6年砥砺奋进,我市功能载体和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一市双城三片区”空间布局日渐成形,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2%,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常年保持在96%以上。“城乡一体、产城融合、城在田中、园在城中”的田园城市特色逐步呈现,先后被评为国家生态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源于文化兴盛。作为“娄东文化”发祥地,近年来,我市深入推进文化惠民活动,累计开展“家在太仓·文化惠民”大行动3000场次,惠及群众200多万人次;公益性文化场馆全部免费开放,年均接待群众超过170万人次。2013年以来,我市先后成功创建国家、省两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荣获“全民阅读示范基地”“全国文化养老示范基地”称号。
源于学有优教。我市公共财政教育经费平稳增长,近5年累计达84.6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7%;学前教育、小学、初中入学率、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保持10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70%,并率先成为全国首批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
源于病有良医。我市现拥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45所,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100%。2012年,我市“大病再保险”机制被纳入国家大病医保新政。2015年,我市又首创大病门诊医疗保险,参保群众在基本医保报销后,超额部分还可再享受补偿,实际补偿可达90%,形成了“普惠+特惠”的医保新模式。
源于老有颐养。我市是“中国长寿之乡”,早在2007年就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模式,2013年开始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由社会组织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目前,日间照料中心覆盖至90%村(社区),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全省领先。
源于治安良好。2013年,我市实现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三连冠”,成为全省首个获得“长安杯”的县级市。近年来,通过“政社互动”,我市逐步完善了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政社互动”经验在全省、全国推广。
今年以来,我市又进一步提出建设“现代田园城 幸福金太仓”的发展总目标,把“幸福”作为城市的价值追求和鲜明标志,真正使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了为群众谋幸福上。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韦国岭参加论坛并作了交流发言。